查济民诞辰100周年
“查济民的眼光、毅力、能力及他对人的认知能力,我想当初他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能非常成功。”12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纪念查济民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说。
查济民,1914年生于浙江海宁袁花,杰出实业家,社会活动家。1949年创办中国染厂,之后成立香港兴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八十年代以后出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7年获颁授大紫荆勋章。
查济民身在香港,心系桑梓。2007年去世后,归葬海宁袁花镇。
12日,在查济民诞辰100周年之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等各界名人来到海宁参观查济民先生生平和事迹陈列,并举行了查济民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其中,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也作为嘉宾参与了此活动。
座谈会上,杨振宁说,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听说查济民是一个成功企业家。“他的眼光、毅力、能力及他对人的认知能力,我想当初他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能非常成功。”
杨振宁回忆,他与查济民结识于九十年代,当时查济民想要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捐款,杨振宁等科学家担任了顾问,后求是科技基金会问世了。
正如其所言,查济民不仅是个爱国爱民的实业家,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
据了解,查济民与家族捐出2000万美元成立求是基金会。另外设立桑麻基金会,以此表扬和鼓励对中国纺织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此外其还在内地前后捐资10亿元。
不仅如此,查济民还是香港回归历程的重要见证人。曾应邀反映港人对解决香港问题的意见,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
座谈会上,浙江大学原党委书记,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任张浚生说,当时查济民在反映意见时,就提到香港回归后要繁荣发展,需要保持人心稳定,就需实行特殊政策,提出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意见。
同时,查济民在草拟《基本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张浚生说,查济民身体力行参与起草工作,提及保持香港各界的平衡等重要内容。
座谈会上,各界人士对查济民表达了他们的敬佩之心,赞其爱国爱民爱慈善,并称赞查老是位浪漫的诗人。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十亿尚寒穷;期增品德树威信,兼树谦勤笃实风。曲巷千家齐奋发,华都百业皆图鸿;神州经技飞腾日,家祭毋忘告乃翁。”早在1988年,查济民仿陆游《示儿》写了一首《借放翁句告儿孙》,表现了其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怀。
座谈会上,海宁名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章景曙说,如此充满诗意的查济民得益于查家是一个诗意的家族,跟其家风、家学、家诗有很大关系。“查家写诗的人很多,品味很高。”
当天,查济民长子查懋声、二公子查懋诚等子女参与了活动。查懋声说,他为家母未能前往而感到遗憾,下次将找机会带其前来参观查济民先生生平和事迹陈列,定会感受良深。
“我们兄弟姐妹在父母的教育下爱国爱家乡。家父虽已过世,但我们家族会全力走他走的路。”查懋声说。
查济民个人资料
查济民(1914—2007)浙江海宁袁花人。1927年考入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附设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1931年毕业,后历任常州、重庆、上海等地纺织染厂的工程师、厂长、经理。1947年秋,在香港创办“中国染厂”,后任董事长。1959年,创立“新界纺织厂”。1977年起,任香港兴业公司董事长,后又兼任该公司设在英、美、尼日利亚、加纳、多哥、印尼等国企业的董事长。1992年起任首届国务院香港事务顾问。1994年创立“求是科技基金”,任董事长。1996年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1997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1997年捐资400万元港币在浙江大学之江学院建造“求是堂”。2007年3月28日辞世。
查济民先生拥有60多年从事纺织、房地产业发展及全球科技投资经验。
身兼中国染厂集团有限公司及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主席,并为名力集团前主席。查氏集团源自查先生于1949年在香港成立中国染厂有限公司,查先生积极引入海外先进技术,并成为进军西非洲纺织市场的先锋;其后更将集团业务扩展至房地产发展、科技投资及金融服务,业务遍及中国、东南亚、非洲、欧洲及美洲等地。今天集团在全球共雇用超过25,000人,其中数家成员公司在亚洲及非洲交易所挂牌上市。
查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在1990年代先后捐赠3,000万港元及2,000万美元设立“桑麻基金会”及“求是科技基金会”积极表扬和鼓励对中国纺织业及科学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